全市水稻、油菜机械化率分别达到80.78%、76%
建好机耕道 “铁牛”跑得欢
株洲日报记者 王军
通讯员/李家军 文伟平
株洲日报讯 农机下田“行路难”,正在打通梗阻。5月11日,记者从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了解到,目前全市已新建改造维修机耕道1.2万千米,仅去年就完成了4067千米,让“铁牛”跑得欢。
据介绍,机耕道建设已连续4年被纳入民生100工程,市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各地开展机耕道建设。农机部门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势,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参与机耕道建设,形成了以农民投入为主体、财政奖励为引导、项目实施为驱动的多元投入机制。根据计划,到2021年底,全市要完成两万公里的机耕道建设任务。
炎陵县三河镇华丰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段路胜,就尝到了机耕道建设的甜头。他在当地流转了800亩农田种水稻,由于田块分散加上地势不平,以往农机下田需要人工搭建通道,木头和钢管等材质都尝试过,还闹过耕田机翻车的窘况。去年,他筹集资金十多万元,在田间新修了两公里机耕道,根治了农机行路难。
“一个更大的好处是,让机器重新开进抛荒的土地。”段路胜告诉记者,由于种种原因村里部分农田抛荒,重新耕种需要农机进行翻耕,有了路就为农机作业提供了保障。
市农机局局长龙凡平介绍,目前全市水稻、油菜机械化率分别达到80.78%、76%,随着机耕道建设的持续推进,农机作业的效率和效益将显著提升。
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